《国际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及脱落标准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1.5.2 观察组
1.6 观察指标
1.6.1 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疗效评定
1.6.1.1 洼田饮水试验(WST)
1.6.1.2 疗效评定
1.6.2 吞咽能力评估
1.6.3 生存质量评价
1.6.4 颏下肌群表面肌电信号采集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WST评分、MASA和SWAL-QOL量表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颏下肌群表面肌电信号AEMG比较
2.4 两组患者吞咽时间比较
3 讨论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高氏项针”结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颏下肌群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饮食、体位调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氏项针结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MASA量表评分、SWAL-QOL量表评分及空吞咽、吞咽5 mL温水时颏下肌群的平均肌电值(AEMG)和吞咽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30/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WST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A和SWAL-QO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空吞咽和吞咽5 mL温水时的AEMG和吞咽时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氏项针”结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在吞咽时颏下肌群的痉挛强度,缩短吞咽时间,明显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1178
论文分类号:R246.6
上一篇:中医学论文_皮内针结合灵龟八法治疗胃火牙痛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