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脐针组
2.1.2 联合组
2.1.3 体针组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安全性评价
2.5 统计学处理
3 疗效观察
3.1 3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量表各睡眠因子评分及总分比较
3.2 3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3.3 3组治疗前后失眠症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4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5 不良反应
4 讨论
文章摘要:目的:观察脐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脐针组、联合组与体针组各28例。脐针组采用单纯脐针、联合组采用体针联合脐针、体针组采用常规针刺,均隔1~2 d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失眠症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及其疗效。结果:3组治疗两周和治疗4周在PSQI总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SAS、SDS和中医证候方面,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两周后,脐针组与联合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体针组(P<0.01)。治疗4周后,联合组PSQI总评分、各项睡眠因子评分、SAS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P<0.01)。治疗后,脐针组、联合组和体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26/28)、96.4%(27/28)和78.6%(2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3种干预措施均可有效改善患者整体睡眠情况、中医证候及焦虑、抑郁状态,且具有良好安全性。脐针与体针联合用齐针治疗可能在短期内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方面更具优势;体针联合脐针治疗可能在PSQI各睡眠因子评分及总分、焦虑状态和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更具优势。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917/j.cnki.1005-0779.022005
论文分类号:R246.6
上一篇:中医学论文_温阳止涕汤治疗肺气虚寒型慢性鼻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