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

中医学论文_应用表面肌电图指导针刺取穴治疗脑 

来源:国际观察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1-26
文章目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2.1.1 sEMG指导针刺治疗

    2.1.2 常规基础治疗

        2.1.2.1 内科药物治疗

        2.1.2.2 康复治疗

2.2 对照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洼田饮水试验评级

    3.1.2 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

    3.1.3 sEMG吞咽时程

    3.1.4 吞钡造影检查(VFSS)评分

3.2 疗效标准

3.3 统计学处理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比较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A评分比较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肌肉/肌群sEMG吞咽时程比较

    3.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FSS评分比较

    3.4.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文章摘要:目的:比较应用表面肌电图检测指导的针刺取穴方法与传统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按中央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基于表面肌电图检测指导的针刺治疗方法,即根据表面肌电图检测结果判定具体病变肌肉而选取相应的穴位,包括:地仓穴、口禾髎穴、承浆穴、颊车穴、下关穴、旁廉泉穴、外金津穴、外玉液穴、人迎穴和吞咽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方法,穴位包括:风池穴、廉泉穴、合谷穴、完骨穴、通里穴、太冲穴和照海穴。两组均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28 d。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电视吞钡造影(VFSS)评分以及表面肌电图(sEMG)吞咽时程,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SSA、VFSS评分及sEMG吞咽时程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高于对照组的80.0%(36/4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表面肌电图检测指导的针刺取穴方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